2.加强人口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开展大讲堂、大课堂活动。
3.着力推进长白山生育文化建设,整合资源,突出区域特色,打造吉林特色品牌。
4.大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二)开展优生优育优教促进活动。大力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的优生优育优教服务。
1.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落实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等重点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2.全面开展优生优育优教知识普及。大力宣传普及优生优育优教知识,提高群众优生优育优教意识。
3.广泛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技术服务队伍素质。组织技术服务人员全员培训,开展标准化操作大练兵和优生知识宣讲大练兵活动。全面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开展“早期宫颈癌筛查”和“不孕不育症治疗”活动,提高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
4.抓好药具工作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畅通药具发放的主渠道,完善药具补充渠道,提高用药群众的易得性。
5.全面实施生殖健康促进工程,开展生殖健康普查普治活动。
6.积极开展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发挥国家“市级项目工作站”作用,在全市继续开展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利用各级人口学校、生殖保健院等阵地开展营养师、育婴师培训,提高科学育婴能力。
7.认真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开展免费孕前健康检查,为计划怀孕的夫妇提供健康教育、优生检查、风险评估及咨询指导等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相关服务。
(三)开展生育关怀活动。扎实推进“三结合”、“五关爱”活动,深化生育关怀关爱行动。
1.关怀关爱计生家庭,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计划生育“两项制度”、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鼓励支持地方政府和部门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入手制定计生家庭普惠政策。
2.关怀关爱留守人口家庭,动员社会力量,重视抓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的权益保护和救助工作,帮助留守人口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3.关怀关爱不孕不育家庭。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不孕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努力为不孕不育家庭提供生育服务。
4.关怀关爱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家庭,积极组织并发症患者鉴定、治疗和救助,帮助解决生活问题。
5.关怀关爱计划生育特别家庭,继续开展“万名爱心儿女走进万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活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在生活上得到保障,经济上得到扶持,精神上得到慰藉。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