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餐饮业发展的意见

  (一)抓好项目设施的规划建设。各区(市)流通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青岛市市区商业网点专业规划(2008-2020年)》中关于餐饮网点的设置规范,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味,突出餐饮与商贸、旅游、文化、会展紧密结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餐饮业发展规划,重点做好餐饮街区、景区(点)、机场、车站等区域的餐饮网点规划。在城区主城区和五市城区,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布局、交通停车状况、市政配套设施、周边环境影响、环保排污处理等因素,规划建设12条特色突出、文化浓郁、风格各异的餐饮街。借鉴日本东京、韩国釜山等先进城市经验,重点打造1-2条能够代表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的海鲜美食街或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同时,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餐饮网点项目。
  (二)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坚持扶优扶强,每年认定和表彰全市30强餐饮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创立品牌、培养人才、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组建大型餐饮集团,支持组建上市公司。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培育2-3家跨区域餐饮连锁示范企业,实现企业发展多元化、系列化、功能化。全面推行酒家酒店分等定级工作,每年创建8家左右国家特级、一级酒家酒店。保护、弘扬“老字号”餐饮品牌,引导其开拓创新,融入现代消费理念和文化元素,提升“老字号”的整体形象。
  (三)积极引导多业态发展。以中小餐饮企业为重点,推进业态创新,增强餐饮便利化功能。大力发展各类大众化餐饮,促进各类早餐、快餐、特色小吃、社区餐饮、外卖送餐、团体供膳、“农家乐”等经营业态。引导发展网上订餐、主题餐厅等休闲餐饮服务,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突出抓好“早餐示范工程”和“楼宇午餐工程”建设,完善配送中心质量监测、信息管理和冷链系统建设。各区流通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早餐、午餐网点布局规划,打破区域限制,规范发展标准化网点,逐步解决消费者吃“早餐难”、“午餐难”和“不放心”的问题。
  (四)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餐饮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绿色、生态餐饮原料、辅料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加工基地,促进餐饮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引导标准化水产品基地、蔬菜基地、生猪基地等与品牌餐饮企业建立长期紧密的契约关系,实施集中采购,降低成本,保障供应,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争取通过3-4年努力,在市区100家餐饮企业中率先实现“阳光食品”放心消费。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