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连云港港是江苏沿海港口群的核心,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连云港区,建设以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兼顾客运和散、杂货运输的综合性港区,是服务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港区。徐圩港区,以石油、铁矿石、大宗散杂货运输为主,服务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发展,并承担中西部地区能源等重要物资出海功能。赣榆港区,依托临港工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服务腹地经济和后方临港工业发展的综合性港区。灌河口港区以散杂货和化工品运输为主,兼顾船舶修造。
  盐城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喂给港和连云港港的组合港。大丰港区是以通用散杂货、石油化工和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公用港区,兼顾能源、石化,以华东地区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为依托,为临港石化产业提供服务发展功能。滨海港区规划建设以服务临港工业为主,为能源产业服务,以煤炭和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能源大港、产业大港。射阳港区规划建设为散杂货、化工品和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逐步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响水港区以承担散杂货和化工品运输为主。
  南通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能源、原材料综合性物流加工基地,增强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服务功能。目前,南通港包括洋口、吕四2个沿海港区和狼山、江海、如皋等沿江港区。洋口港区规划建设以原材料、煤炭、石油化工、液体化工等散货运输为主,兼顾集装箱运输的综合性港区,主要为临港工业服务,远期发展大宗散货中转及油品运输,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石化基地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物流中心。吕四港区主要服务化工、石油仓储、煤炭中转、天然气储存等临港重化工业和大型港口物流发展需要。狼山、江海、如皋等港区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中转和集装箱运输为主。


  港区。加强连云港区建设,推进赣榆、徐圩、滨海、射阳、大丰、洋口、吕四等规划港区的建设,完善沿海港口布局,引导临港产业集聚。建成赣榆港区一期、二期工程,连云港区大堤作业区一期工程、墟沟作业区55-57号泊位、旗台作业区10万吨级氧化铝、10万吨级散化肥专业化泊位、10万吨级散货泊位和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工程,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一期通用散杂货泊位、件杂货泊位和液体化工泊位工程,滨海港区中电投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大丰港区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洋口港区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10万吨级散货码头工程,吕四港区东灶作业区一期工程等。开工建设赣榆港区三期工程,连云港区大堤作业区二期工程,徐圩港区二期和三期工程,灌河口港区通用散杂货泊位工程,滨海港区油气码头、液体化工码头工程,洋口港区10万吨级成品油码头,吕四港区东灶作业区二期工程、吕四作业区10万吨级通用码头、5万吨级物流码头工程等。做好前三岛、通州湾、东台等港区前期研究论证工作。加强沿江港区建设,苏州太仓港区完成5-10万级集装箱泊位四期工程、开工建设五期工程,南京港、镇江港、无锡江阴港重点加强5万吨级泊位建设。

专栏14 江苏省沿江港口群


  南京港是长江流域大宗散货和集装箱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长江国际航运物流综合服务基地;以原材料、能源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汽车、石化及钢铁等散杂货运输功能。
  苏州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远洋集装箱干线港和我国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以集装箱和铁矿石等大宗散货中转运输为主,兼顾石化、粮油及木材、钢铁等散杂货运输功能。
  镇江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装箱干线港,以集装箱和大宗物资中转运输为主。
  无锡江阴港是地区性重要港口,苏锡常西部地区内外贸物资中转港以及长江中上游部分物资的江河中转、水铁转装港;近期主要为无锡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远期逐步向综合性港口发展。
  扬州港是地区性重要港口,主要为扬州市及江淮平原经济发展服务;以集装箱、通用件杂货运输为主,以及石油化工仓储和中转运输。
  泰州港是地区性重要港口,长江北岸重要的地区性综合港、江苏沿江新兴的集装箱喂给港、泰州及跨江联动发展的工业港。
  常州港是地区性重要港口,主要为市域经济发展服务;发展通用散杂货和石化产品仓储、转运运输。


  内河航道。结合沿海地区水资源供给,实施水利、航运综合利用工程。加快重点港口的疏港航道建设,为沿海港口提供安全便捷的水运集疏运通道。续建并完成连申线东台至长江段、盐河(杨庄-武障河段)和刘大线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并建成连申线灌河段(盐灌船闸-响水段)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通扬线航道整治工程。至2015年,整治内河航道380公里,其中建成207.4公里。
  铁路。加快构建沿海铁路通道,强化陇海铁路通道,完善宁启铁路通道。续建并建成海洋铁路、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等,开工并建成连盐铁路、青连铁路、新长铁路盐城至海安段复线电气化改造(含大丰港铁路)、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等;开工建设沪通铁路、连淮铁路等。加强沿海主要港区疏港铁路建设。至2015年,沿海地区建成铁路400公里以上,完成复线电气化改造约200公里。积极推进沿江干线铁路建设,沿江通道内新增铁路里程114公里,改造铁路里程268公里。
  公路。进一步提升沿海地区公路覆盖水平和等级标准,支撑临港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城镇集聚发展。续建并完成临海高等级公路、崇启大桥、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和北疏港高速公路;建成无锡至南通过江通道、南通至洋口港高速公路、阜宁至建湖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崇海大桥、海安至启东高速公路和盐城至大丰高速公路。至2015年,建成高速公路130公里、普通干线公路1000公里左右。积极推进沿江高速公路扩容,沿江通道内新增高速公路里程76公里。
  航空。优化整合沿海机场资源,发挥整体优势,提升服务能力。完成南通兴东机场和盐城南洋机场扩建工程,加快推进连云港机场迁建工程。至2015年,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南通兴东机场、盐城南洋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分别达130万人次、160万人次和50万人次。

第二节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


  引排水工程。加强水源工程和输水、蓄水工程建设,增加引江调水水源,扩大东引北送能力,实现三线输水、三区供水;建设向港口、港城、临港工业区和滩涂围填区的供水系统,适应供水新需求;新建沿海平原水库,增加备用水源。重点实施利用南水北调和通榆河向北部沿海调水的水源工程,扩大里下河江水东引能力向中部沿海供水的水源工程,扩大沿江引水能力向南部沿海供水的水源工程等。积极实施徐圩新区输水支线工程,保障大型石化和钢铁基地用水需求;从通榆河提水向东台、海安、如东沿海滩涂垦区增加供水。大力实施蓄水工程,建设盐龙湖、如东、明湖、东温庄等平原水库,提高沿海地区供水安全保障。
  防洪与海堤工程。提高防御风暴潮能力,继续加强海堤建设,重点加固侵蚀岸段防护工程,并根据滩涂围填进程外移海堤和沿海挡潮闸;提高内陆流域防御洪水的标准,整治淮河入江水道,建设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加快实施里下河“四港”(即射阳河、新洋港、黄沙港、斗龙港)整治与川东港拓浚;提高沿海地区排涝标准,扩大排水入海出路,加强易涝洼地排涝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水平,港区、港城和临港工业区同步建设防洪排涝工程。

第三节 完善能源保障网


  加强能源供给保障。根据“上大压小”要求,提高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比重,优化燃煤发电结构,加快陈家港电厂2×60万千瓦、南通电厂2×100万千瓦、新海电厂1×100万千瓦、射阳港电厂1×60万千瓦、盐城电厂2×30万千瓦项目建设。稳步发展核电,推进田湾核电站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3-6号机组全面开工建设,至2015年,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力争达400万千瓦。在加快陆上风电项目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选择学校、园区、厂房、沿海滩涂等设施和场地,继续实施一批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光伏应用示范园(区)。启动连云港苏文顶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建设跨越连云港、盐城、泰州、南通四市“8”字型500千伏沿海网架,完善220千伏环网,辐射沿海港口和工业基地。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