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二)“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将面临深刻变化,我省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点。总体判断,今后5年我省处于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的关键阶段,处于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1.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土地和水资源紧张与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功能进一步拓展,政府和企业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随着我国财力的不断增强,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将不断加大。

  二是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力明显增强。

  三是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民就业水平和增收能力。四是消费结构加速升级,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五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和装备支撑。随着信息化在农业中的应用步伐加快,将进一步提升农业内在素质。

  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战略决策,要在国内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是在全国区域经济竞争大格局中对我省基本省情的清醒认识,是对中原地区比较优势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国家和民族长远根本利益的高度负责,表明了我省坚定不移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坚强决心。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必须把农业和粮食作为首要任务,在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探索不同于东部地区的发展道路,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引擎。

  2.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突出矛盾:

  一是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业经营主体缺位,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全省仍有6490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近3000万亩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情况严重,农业减灾抗灾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亟需提高,农资销售和农畜生产投入品控制不严,工业污染逐步向农村扩散,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威胁越来越大。

  四是农业外向度低,出口创汇型企业少,农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对接能力弱,与山东等东部省份出口额度的差距扩大。

  五是农村整体面貌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本生活设施还不完善,农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6元,城乡差距大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

  六是农区内生发展能力不足,农业大县财力紧张,粮食生产核心区的95个县(市、区)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0%左右,传统农区发展难度仍然较大。

  七是一些地方轻视农业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科技支撑作用不突出,贡献率仍然较低。

  二、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把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础和重要任务,坚持以粮为基、统筹“三农”、推动全局,依据“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理念,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规模稳健增长、质量加快提升,积极构建集良种繁育、规模生产、精深加工、物流销售和循环利用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布局,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搞好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努力探索一条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推进的发展道路,将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二)主要目标

  1.农业总体发展再上新水平。

  (1)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5%。

  (2)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达到600亿公斤。

  (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现代农业发展跨越新台阶。

  (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2)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比达到2.5∶1。

  (3)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3%-55%。

  (4)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75%,其中秋粮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

  (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

  3.农村民生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新突破。

  (1)森林覆盖率达到24%。

  (2)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

  (3)解决2999.7万农村居民和630.3万农村中小学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4)完成5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完成354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提高农业整体实力将稳定提高农业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努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动种植业加快向果蔬、花卉园艺调整,大农业向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向农产品加工业调整。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安全保障,加快发展生态绿色农业,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粮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产业和优质特色农业,以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为核心,重点打造优质肉类、乳品、花卉园艺、林产品、蔬菜、棉花、油料、水产、中药材、茶叶十大高效农业产业链条。运用现代科技、物质装备和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