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化措施,完善校长、教师管理机制。按照省定中小学编制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具体分配各校人员编制,对农村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校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教师补充办法,在县域内统一配置教师资源,保证按编制及时补充合格新师资。进一步制定政策,鼓励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教育专业,吸引更多优秀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制度。落实激励措施,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实行每5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认真实施“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一管理和调配教师,统一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津贴等福利待遇标准,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绩效工资分配、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县级政府要妥善解决教师短期交流住宿、交通等实际问题。
(三)突破重点,加快重大项目实施。2011-2015年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立足中小学校舍数据库、项目库建设,统筹中央、省专项资金用于校舍建设的项目,继续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启动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等。坚持抓好项目规划、建设与管理,围绕校园校舍建设,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以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为目标,实施农村小学科学实验室装备项目,按照规定标准,为全省农村小学科学实验室配齐教学仪器和设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图书装备项目,按照规定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齐图书;完成农村乡(镇)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和微机教学室装备项目;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器材装备项目。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项目、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师范院校毕业生“实习支教”项目,启动实施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教师进修院校标准化建设项目、百名中小学专家型校长培养项目、教育信息化素养提升工程建设项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实施基础教育教育教学管理建设项目、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评价项目,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促进和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围绕提升信息化水平,实施中小学城乡同步备课系统建设项目,实现全省中小学教师的同步互动备课、同步互动教研和同步互动教学。省、市(州)、县(市、区)要同步协调,对实施项目进行科学设计,明确任务目标,严格规定时间节点,精心组织施工,强化管理,加强协调调度,进行监督检查验收,提高效益,取得项目应有的效果。
(四)加强监督,严格督导验收。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加大监督力度。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年度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将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中小学校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必要的专项督导。建立督导结果公告制度、表彰奖励制度、问题处理与反馈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建立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验收制度。从2011年开始,对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县(市、区)进行评估验收,验收合格后,由省政府授予吉林省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县(市、区)称号。根据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主要要求,制定吉林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验收标准。从2013年开始,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进行评估验收,验收合格后,由省政府授予吉林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称号。
(五)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政府履行公共教育职能的首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到政策配套、措施有力、工作到位。要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实行逐级问责制。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度。
1.明确和落实工作职责。市(州)政府负责对本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规划,对县(市、区)政府进行指导和监督。县(市、区)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负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规划和组织实施,保证按计划推进,着力缩小学校间的差距。
2.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规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财政部门要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经费保障。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为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供政策支持。其他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加强工作的协调和调度。要注意总结推广先进典型,交流先进经验。鼓励教育科研人员与实践工作者相结合,深入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律,研究和回答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专题培训,组织专家进行评价和指导。
附件:吉林省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年度目标
附件
吉林省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年度目标
县(市、区)名 称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年度目标
|
初步均衡
| 基 本 均 衡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年度县
(市、区)数
| 14
| 46
| 0
| 0
| 10
| 4
| 16
| 10
| 6
| 14
|
长春市
|
|
|
|
|
|
|
|
|
|
|
南关区
| √
|
|
|
| √
|
|
|
|
|
|
宽城区
| √
|
|
|
| √
|
|
|
|
|
|
朝阳区
|
| √
|
|
| √
|
|
|
|
|
|
二道区
|
| √
|
|
|
|
| √
|
|
|
|
绿园区
| √
|
|
|
| √
|
|
|
|
|
|
双阳区
|
| √
|
|
|
|
| √
|
|
|
|
农安县
|
| √
|
|
|
|
|
|
|
| √
|
九台市
|
| √
|
|
|
|
|
|
|
| √
|
榆树市
|
| √
|
|
|
|
|
| √
|
|
|
德惠市
|
| √
|
|
|
|
|
| √
|
|
|
吉林市
|
|
|
|
|
|
|
|
|
|
|
昌邑区
|
| √
|
|
|
|
|
|
| √
|
|
龙潭区
| √
|
|
|
| √
|
|
|
|
|
|
船营区
|
| √
|
|
|
|
| √
|
|
|
|
丰满区
|
| √
|
|
|
|
| √
|
|
|
|
永吉县
| √
|
|
|
|
| √
|
|
|
|
|
蛟河市
|
| √
|
|
|
| √
|
|
|
|
|
桦甸市
| √
|
|
|
| √
|
|
|
|
|
|
舒兰市
|
| √
|
|
|
|
|
|
|
| √
|
磐石市
|
| √
|
|
|
|
| √
|
|
|
|
四平市
|
|
|
|
|
|
|
|
|
|
|
双辽市
|
| √
|
|
|
| √
|
|
|
|
|
公主岭
|
| √
|
|
|
|
|
| √
|
|
|
梨树县
|
| √
|
|
|
|
|
|
|
| √
|
铁东区
| √
|
|
|
| √
|
|
|
|
|
|
铁西区
| √
|
|
|
| √
|
|
|
|
|
|
伊通县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