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呼政发〔2011〕51号)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
  现将《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十二五”期间呼和浩特市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分析研究“十一五”时期呼和浩特市科技发展的基础上,确定未来五年科技发展总体战略和规划纲要,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经济质量,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和建设一流首府经济目标有重要意义。为此,根据《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研究提出《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紧紧围绕“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狠抓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提升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科技进步明显加快。
  (一)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5年来,通过重点支持创新团队、创新机构建设和重点项目,加快了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粉煤灰综合利用生产氧化铝、煤制富勒烯工艺、奶牛精子性别控制分离及生产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达到世界水平。专利申请量累计4095件,专利授权量累计2549件,分别比“十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101%和968%,均占全区总量的354%;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35项,比“十五”增长346%。其中,新增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7项、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在自治区12个盟市科技进步评价中,呼和浩特市连续7年保持第一。呼和浩特市连续10年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验收,成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
  (二)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生物发酵产业基地、星火产业示范区各1个,拥有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园区共3个;拥有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自治区级企业重点实验室9家、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15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认定35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完善了呼和浩特市公共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在不断完善五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同时,自主研发建立了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奖励网上申报与评审系统,提高了公共科技服务能力。创新性地开展了“三网一员”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和社会化农村科技综合服务站建设工作,拓展了全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撑。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
  5年来,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累计投入16678万元,实施高新技术项目245个,形成了一批技术水平高、经济规模大、增长速度快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一是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形成了我市最具发展潜力和影响的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建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二是形成了从多晶硅--单晶硅--半导体级单晶硅片--光伏示范电站建设的硅产业链;三是形成了玉米-淀粉-液糖-生物制品产业链,生物发酵产业产能达到了6万立方米,成为国内最大的生物发酵产业基地;四是建立了富勒烯、塑料光纤、高强有机纤维、碳纤维等新材料产业基地;五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奶牛性控冻精累计在全国推广应用100万枚,动物疫苗悬浮培养生产技术进入了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了3965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25家,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达到了486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67家,从业人员近15万人。
  (四)农业科技进步明显提高
  通过重大科技专项连续支持,奶牛性控冻精应用累计为全市新增高产优质奶牛近3万头,一批现代化奶牛牧场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建立了全区最大的纯种肉羊良种繁育基地,累计提供良种肉种羊3000多只,加快了全市肉羊改良步伐;在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县建起了马铃薯种薯组织培养基地,中棚马铃薯配套栽培技术得到了应用和推广。累计实施农业科技项目180多项,推广新技术、适用技术175项,推广率达80%,重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化程度达到了95%。设施观光农业有了较快发展,全市达到了5万亩,设施蔬菜、马铃薯、瓜果、花卉等种植面积比“十五”有了大幅增加。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