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阳光助学计划:为贫困残疾儿童提供学前康复教育资助。
4.十万残疾人就业工程:扶持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10万人。
5.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建设工程:扶持创建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带动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6.阳光家园计划:对10万人次残疾人托养服务予以补助。
7.阳光安居工程:继续使用彩票公益金支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给予补助。
8.残疾人文化建设工程:在城乡社区实施“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支持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建设和省、市两级电视台开办手语节目。扶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9.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建设一批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为基层残疾人体育活动场所、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配置器材器械,推广适合残疾人的体育健身项目。
10.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注册助残志愿者达到50万人,受助残疾人达到500万人次。
附件3
河南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能力建设项目
1.新建、扩建、改造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扶持新建应建未建的设施,对建设规模未达标的设施进行扩建,加快设施的无障碍改造。
2.专业康复机构建设:建设一批专业化的省、市级骨干残疾人康复机构。
3.示范性社区康复站建设:建设一批示范性社区康复站。
4.专业托养服务机构建设:建设一批专业化的市、县级骨干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
5.特殊教育机构建设:建设一批中高等残疾人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立一批高校残疾人学生实习训练基地。
6.就业服务能力建设:支持省级和各省辖市、县(市、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
7.残疾人人口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建设覆盖全省残疾人口的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状况数据库,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
8.科技助残行动计划:实施残疾人康复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等科技助残项目。
9.残疾预防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建设: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对主要致残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为残疾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0.残疾人事业专业人才培养:加快培养残疾人康复、特殊教育、就业服务、托养服务、体育健身、维权等专业人员和残联专职工作人员,建设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
附件4
河南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执行评估指标体系
| 监 测 指 标 | 单位 | 权重 | 目标值 |
社
会
保
障 | 1﹒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比例
2﹒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比例
3﹒城镇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例
4﹒城镇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比例
5﹒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例
6﹒农村残疾人生活补助和扶贫开发人数 | %
%
%
%
%
万人 | 5
5
5
5
5
5 | ≥50
≥30
≥80
≥90
≥96
≥100 |
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