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专利运用能力。专利技术实施渠道更加畅顺,产业化程度稳步提升;企业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企业对专利工作的资金投入明显增加,专利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培育100家左右专利创造能力优势企业和新增200家左右的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实施率达到85%以上。
-----进一步改善专利保护状况。专利保护法规政策和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完备;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跨区域专利执法协作、执法保护信息公开交流等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专利行政执法的条件建设、队伍素质和办案效率明显提高;专利市场环境明显改善;企业专利维权、保护和应诉能力明显提高。
-----进一步壮大专利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较高的专利管理人才队伍;培育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熟悉国内外专利制度与规则的高级专利师资人才队伍;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专利代理、信息分析和咨询服务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专利意识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事业单位专利专业人才队伍。
-----进一步完善专利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权责一致、职责明确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到2015年,实现省、市、县(市、区)知识产权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职能明显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更加健全并充满活力;省级以上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区域性经济发展载体全部明确专利管理部门;教育、科研与生产一线的企事业单位设立专利管理与服务机构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三、“十二五”期间专利工作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深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不断提高专利宏观管理与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以贯彻实施《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
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年)》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在总结《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5-2010年)》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20年)》的制定实施。已出台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市,要强化落实,完善政策措施,注重考核评估,确保实施效果;尚未制定战略或出台贯彻国家战略实施意见的市,“十二五”期间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推动战略实施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支持制定实施企业、行业知识产权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