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组织领导。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中心的遴选和确定工作,全面指导中心的建设工作;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对辖区内中心建设情况进行督导;中心依托的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是中心的建设主体,全面负责中心建设工作。
㈡管理模式。成立中医预防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中心的建设管理工作。中心要与其他临床科室分工合作,相互促进,形成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有机联系。
㈢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中心运行机制。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制定全省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研究制定有关服务标准和规范;中心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途径、服务流程等方面要不断强化市场意识,遵循市场规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服务需求;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多方参与,加强中心建设与发展。
㈣评审程序。各单位按照《山东省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基本规范》申报相关材料,经省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确定后,批准为“山东省XX医院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省中医药管理局对各中心采取动态管理方式,不定期进行评估检查,凡未通过评估的,取消中心资格。
附件3
山东省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申请表
申报单位名称:
(盖章)
申报单位类别:
中医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
综合医院□
单位负责人:
单位通讯地址:
单位邮政编码:
联 系 电 话:
单位传真:
山 东 省 卫 生 厅
医 院 基 本 情 况
| 医院等级
| 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
年门诊人次
| 人次/年
|
床位数
| 张,床位使用率 %
|
执业医师(助理
执业医师)人数
| 人,其中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人员) 人
|
部 门 设 置 及 功 能
| 健 康 指 导 部
| 中医药
健康指导
服务种类
| □中医体质辨识
□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保健方案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
□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
□健康咨询与指导
其他:
|
保 健 治 疗 部
| 中医药
传统疗法服务种类
| □汤剂 □膏方 □穴位贴敷
□针灸 □熏洗 □辨体调养
□推拿 □运动调摄 □康复训练
□心理干预
其他:
|
中医药
特色养生保健方法
| □药膳 □足疗 □茶饮 □太极拳
□五禽戏 □八段锦 □健康讲座
其他:
|
科室设立情况
| □中医工作室 □国医堂 □针灸科 □推拿科
其他:
非药物传统疗法室名称:
|
人 员 配 备
| 人员
总数
| 中医执业医师
| 职业技能人员
| 医技人员
| 中药师
| 护理人员
| 正高人数
| 副高人数
| 中级人数
| 初级人数
|
|
| | | | | | | | |
健 康 指 导 部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类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保 健 治 疗 部
| 专职医护人员 人,其中中医类别占 %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类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申报单位人员数超过预留表格数,可自行复制填写。
|
房 屋
| 健康指导部面积
| 平方米
|
保健治疗部面积
| 平方米
|
辅助区域面积
| 平方米
|
设 备
| 健康指导部
| 健康状态信息
管理设备
|
|
健康咨询
与指导设备
| |
保健治疗部
| |
初 审 意 见
| 县(区、市)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意见
|
(盖 章)
年 月 日
|
市(地)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意见
|
(盖 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