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经济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四、“十二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构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1.建立通畅的非公有制经济市场进入体系。进一步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创业和参与国有企业重组改造。实行平等待遇,通过鼓励、支持和引导,营造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2.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大政府对中介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加大对非公经济技术骨干专业技能培训的力度,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非公经济提供各类培训服务和相关指导,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非公有制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开放型的政府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发布渠道,为非公经济提供政策法规、产业导向、行业动态、市场需求、技术项目、人才供求等信息服务,依托行业商会、协会建立健全国际贸易争端应对机制,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妥善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二)构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体制机制。

  1.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进和加强对国有资产经营主体的监督,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监管和法律风险预警等防范机制。积极探索对国有资产经营者监管的有效形式,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对应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考核办法。

  2.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公用事业建设等关键领域集中,不断提高国有资本在上述领域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传统优势国有企业规模,促进增资扩产。充分利用省、市政策扶持“三旧”改造的有利时机,通过土地置换、储备等方式,加快市直国有企业城中旧厂房、老厂区改造,打造新的国有资产营运平台。

  3.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开放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取消各类行业壁垒,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市政公用行业和领域,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与经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发展机制。放宽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的市场准入,按照专业化和社会化分开的原则,改革现行市政公用行业生产与供应一体化模式,组建各自独立的法人实体。大力推进交通、供水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综合能力,实现资源共享。

  (三)构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

  1.建立健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和服务协调机制。重点培养轨道交通、绿色光源、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新兴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统一协调,实行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出台发展新兴产业的人才政策,全力推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建设信息、研发、检测、交易、人才等全方位服务平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形成可靠的技术和人才支持,打造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

  2.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推进省市共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开展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培育和认定,鼓励企业实施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大力开展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程,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个梯队的企业技术中心。大力开展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建设工程,通过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品牌建设,推进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认定。实施重点领域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