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拓宽选拔渠道、加强教育培训为重点,加快培养“双强”带头人。坚持把建设高素质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放在农村党建工作的突出位置,巩固和扩大换届工作成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拓宽选人渠道,扩大选人视野,注重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带富能人、退伍转业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等党员中选育“双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鼓励县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贫困村、工作薄弱村任职,确保每个村有3-5名后备干部,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不少于2名。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把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全市干部培训整体规划,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或县以上党委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对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成员普遍进行岗位培训,切实增强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继续深入开展“争当五星村支书、建设和谐新农村”活动,积极推行以工作项目化、承诺公开化、评议民主化、奖惩星级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化”管理办法,认真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加大从优秀村主要干部中选任镇领导干部、考录镇公务员、招聘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
(五)以实施“强基工程”、推动创先争优为重点,加快落实村党组织领导责任。抓住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利契机,紧扣推动富民强村、服务农民群众、推进村级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加强基层组织的职责要求,大力实施新一轮“强基工程”,切实加强村党组织建设,组织引导村党组织提高工作标准,创新活动方式,争农村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积极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大力培养和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深入开展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发展致富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党员干部“双提升”活动和“党员带头创业”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不断提升村级工作民主化、规范化水平。试行村级党内民主“三公开一提案”制度,推广“勤廉双述”、“民主恳谈”、“党群议事”等做法,实现基层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听取和回应群众利益诉求,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确保农村和谐稳定。
四、切实加强对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村级“四有一责”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专题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落实部门责任,扎实有序推进。市里将成立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部、农工办、经信委、农委、财政局、人社局、民政局、卫生局、国土局、供销社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工办,由市委分管副秘书长任办公室主任,日常工作由组织部、农工办牵头承担。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措施。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