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建设公益性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必须加快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各级政府要确定公益性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为各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主体。省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在2011年内组建完成,11个市级综合服务平台2012年底前建成运营,重点县(区)、各类开发区、企业聚集区的“窗口”服务平台2013年底前全部组建完成。
(二)着力培育扶持社会化服务机构。以认定服务示范平台(特约服务机构、重点服务机构)、政府评估购买优秀服务产品等手段,引导社会化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规范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服务,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级示范平台为龙头,省级示范平台为骨干,市、县级示范平台为基础的梯级发展模式,到“十二五”末,省级示范平台达到200个。鼓励社会服务机构不断开发服务产品,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产品的性价比。发挥省中小企业服务联盟作用,吸引有较强服务能力与良好服务信誉的各类服务机构,加强服务的协作与交流,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三)组建一批专家顾问团。各地要发挥中小企业专家顾问团在服务中小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组建由熟悉政策、精通企业管理、热心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方面人才和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有效服务。专家顾问团要建立完善组织协调、咨询服务、联席会议、情况通报、学术交流、调查研究等日常工作制度和专家信息库,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做好服务信息采集、服务情况和效果记录,建立服务档案。省中小企业协会具体承办省级中小企业专家顾问团的日常工作。各级中小企业工作部门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专家顾问团的管理和指导,尽快形成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专家顾问团工作体系和长效运行机制。
三、重点内容
(一)创业辅导。以营造创业环境、促进全民创业为重点,搭建创业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服务,降低创业企业运行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成功率。要评聘一批省级创业辅导教练和创业辅导师,建立创业辅导专家库;依托产业集聚区(园区)培育一批创业基地,为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所及相关的创业服务。
(二)人员培训。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强化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要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骨干培训机构,完善培训服务网络;筛选和编著一批优秀基础教材,形成具有全省特色、能满足企业不同需求的课程体系;建立中小企业培训专业师资队伍;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