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农作物品种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丰富主要粮食作物和优势特色作物品种资源,加快省级农作物资源改良中心、科研育种创新基地、种质资源保存库、种质资源圃和南繁育种创新平台建设,突出省、市(州、地)农业科研院所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和育种材料的改良、创新。开展农作物转基因品种选育与安全检测。
  (二)建立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鼓励科研院所开办的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商业化育种,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科研教学单位以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为主的种业科研新体制。引导和积极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力争到“十二五”末,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基本实现“事企脱钩”。
  (三)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我省天然隔离条件好、种子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科学规划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布局,在黔东南、铜仁、遵义、黔南等适宜水稻制种区建设杂交水稻良种生产繁育基地10万亩;在遵义、黔西南、六盘水、毕节、安顺等适宜玉米制种区建设杂交玉米良种生产繁育基地10万亩;在铜仁、遵义等适宜油菜制种区建设杂交油菜良种生产繁育基地5万亩;在贵阳、毕节、六盘水、黔西南建设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2万亩;在适宜生态区建设高粱、辣椒、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等特色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改善现有制种基地基础设施条件,鼓励省内种子企业采取与制种合作社联合协作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实现种子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增强种子生产能力。
  (四)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鼓励本地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种业,支持、引导种子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培育3-5个分别以杂交玉米、杂交水稻、杂交油菜为主的研发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区域龙头企业,打造1-2个发展趋势好、综合实力强的育繁推一体化全国性种业集团。
  (五)健全农作物品种试验基地。在全省不同生态区域建设18个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重点承担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辣椒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展示示范。建立蔬菜、辣椒、果树、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试验示范基地,以及抗病、抗虫、耐冷性鉴定站和品种标准样品库。
  (六)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和品种管理。严格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逐步推行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加强种子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和日常管理,加大对种子购销环节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抢购套购、套牌侵权、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提高品种审定标准,建立完善的区试评价体系和审定标准体系,规范品种审定程序。完善品种退出机制,加快不适宜品种的退出。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