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揭阳市人民政府印发《揭阳市名镇名村示范村总体发展规划》的通知

  五、工作重点
  (一)科学编制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各县(市、区)要结合市名镇名村示范村总体发展规划,紧靠本地“十二五”规划,认真编制本地区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发展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工作基础、目标任务、选点布局、内容特色、具体措施和进度安排等内容。市有关部门、各县(市、区)要对照建设要求,通过筛选,确定拟创建的名镇、名村、示范村,对每个拟建的名镇、名村、示范村,要逐一编制具体翔实、操作性强的建设规划。建设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幸福宜居,因地制宜、特色突出,立足实际、保持风貌等原则,从各地实际条件出发,一村(镇)一策,确保一年初见成效。
  (二)突出抓好镇村生态环境整治。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和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理为突破口,整治镇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一是围绕至2012年底前全市1445个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雨污分流的目标,全面推进农村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同时,推进河道池塘水沟生态整治,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修复镇村水系水景,形成亲水环境,增强岭南水城、潮汕水乡特色。二是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解决村镇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三是全面提高农村绿化美化水平。加大建设乡村公园、村镇道路和河涌堤岸的绿化美化力度,建设公共绿地,拓展绿色空间,做好农村古树大树的造册登记和保护,进一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三)加强镇村基础设施和整体风貌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通信及公共交通等设施;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公用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等社区服务机构,提升村(社区)各项服务功能;完善农村文化室和各类文体娱乐设施,提高名镇、名村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结合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统筹考虑和设计本地区的整体风格和形象。加强对农村住宅建设的指引和指导,向农村居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体现地方民居特色的住宅设计方案,形成整村整镇的统一协调风貌。依托山水自然条件,因形就势,合理布局房、田、林、路等元素,提高意蕴品味和审美价值。对经过名镇、名村、示范村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入口,要开展既鲜明醒目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揭阳风貌和特色。
  (四)加强村镇基层社会建设,推动名镇名村示范村科学发展。着力培育支柱产业,打造产业特色,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有针对性地完善配套设施,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夯实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以建设“六好”(党建好、自治好、管理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农村社区为载体,全面提升名镇名村示范村的科学内涵和综合实力。一是加大固本强基力度,全面贯彻落实玉湖经验,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务管理和经济发展能力,促使农村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有序;二是加大民生工程推进力度,千方百计解决关系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三是整合镇村综治维稳资源,健全综治维稳网络,加强基层维稳力量,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四是扎实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群众性文体活动。
  (五)发掘、培育和提升特色优势。名镇名村建设,要善于挖掘和整合各地独特资源,加强策划、包装、整合、提升,促进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形成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创建亮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现代创意文化,展示当地人文历史。充分发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切实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进一步形成品牌特色,提高各地文化软实力;拥有比较富集的古迹名人、民俗风情、古村落、老街区等资源,能较完整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地方特色、传统风貌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镇村,要进一步增强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知名镇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风景秀美、环境良好,能较好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镇村,要进一步增强自然休闲特色;产业基础良好、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的镇村,要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农村基层党建、民主管理、社会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创造积累了经验,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镇村,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增创优势,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发展规律的新路子。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