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以建设服务型电子政府为目标,大力实施电子政务畅通工程,积极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电子政务,继续推进政府系统门户网站及政府网站群,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建设。建设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和云计算中心。建立和完善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人口、宏观经济、企业信息、政策法规等基础数据库,建立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信息资源共享和分享机制,搭建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实施信息安全认证工程,着力开发泛在、安全、灵活、多样、易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充分满足市本级,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需求,实现社会公众与政府管理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互动。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骨干光纤城域网建设,无线城市建设,促进有线电视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升级,形成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加强基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建设重心下移。
2.统一电子政务内网整合电子政务内网网络资源,建设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法院、市检察院6大业务网络。依托现有网络资源,实现顶层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满足内部办公和管理决策需要。
3.统一电子政务外网完善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整合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其他已有外网资源,避免已有网络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为各类业务系统应用提供网络支持,满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二)信息安全系统工程
以自主安全可控为目标,构建安全支撑平台,完善信息网络、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管理措施,加强信息安全内容管理和对抗能力建设。建立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信任体系,推进以涉密、敏感信息加密保护、电子认证、电子政务密钥管理和电子政务密码应用等为主要内容的密码保障体系建设。为电子政务系统用户发放数字证书,用户访问电子政务系统时使用数字证书,来实现对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在用户进行电子政务业务操作时,结合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对传递的数据进行加密和签名,来满足数据传递的机密性、完整性和抗抵赖性等安全要求。提高电子政务网络本质安全化水平,市电子政务内网与其他网络实行物理隔离,市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实行逻辑隔离,电子政务外网连接互联网实行统一出口、统一管理。为全市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统一的入侵防御、漏洞扫描、病毒防护、内容过滤等信息安全服务,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窃事件的防范能力。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保密规定执行,确保各级电子政务网络安全运行。
(三)政府门户网站及政府网站群工程
郑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展示城市信息化形象的窗口,以服务市民、企业为中心,把不同部门的服务集成起来,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各种业务公示、业务咨询、业务办理等城市信息化综合业务的集中展示,提供给市民、企业“一网式”的服务。以政府门户网站为统一接入口,建立规范的一站式的通用办公及网站群为出发点,引导政府网站群向智能化服务型方向发展,统一发布后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目录体系、统一办事受理与查询服务、统一服务投诉、统一安全监控、统一技术支撑等,加快办公系统和政府网站协同建设步伐,统一建设标准,实现资源互通共享。结合无线城市建设,扩展政府门户网站及政府网站群的3 G应用,提高政府网站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访问量,方便市民获取各类政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