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证机关应暂缓或不予办理《婚育证明》,并说明理由:
(一)未按规定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婚育真实情况的;
(三)生育后未按规定落实节育措施的;
(四)政策外怀孕未采取补救措施的;
(五)政策外生育未做处理的。
第十条 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乡(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不得强制已婚育龄妇女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第十一条 成年育龄妇女应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现居住地乡(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交《婚育证明》,也可通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向现居住地乡(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交《婚育证明》。
第十二条 流动人口享受下列计划生育服务、奖励和优待:
(一)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二)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三)晚婚晚育或者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休假;
(四)实行计划生育的,按照相关规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获得支持、优待,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
第十三条 拟在现居住地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登记的流动育龄夫妻,凭夫妻双方的居民身份证、结婚证和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到女方现居住地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办理。
第十四条 育龄夫妻应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接受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政府的计划生育管理。
第十五条 现居住地乡(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对流动人口实行合同管理,每年与村(居)民委员会、企业和用工单位、出租(借)房屋房主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合同书》。
第十六条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公安、工商、人社、卫生等有关部门,在办理暂住人口登记、居住证、营业执照、用工备案、卫生许可等有关手续时,应核查现居住地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查验过的《婚育证明》,建立相关档案,填写《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单》,定期向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流动人口信息,实现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