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政策推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着力解决制约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政策和设施瓶颈,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四)创新引领。加快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进程,推广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发展绿色物流和低碳物流。
三、战略定位
(一)连接海峡两岸的综合物流枢纽。发挥福建省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建设连接海峡两岸的综合物流枢纽,构筑两岸物流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的物流全面对接。
(二)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物流通道。发挥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优势,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
(三)支撑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的物流体系。促进物流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联动发展,形成支撑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的物流服务体系。
(四)培育主导产业。依托综合运输枢纽,建设连接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着力抓好现代物流载体建设,大力引进先进物流企业,培育物流龙头企业,运用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把现代物流业培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新的主导产业。
四、发展目标
围绕产业群、港口群和城市群建设,全力推进与央企、外企、民企三维项目对接,着力完成“优化物流业发展空间布局,构建开放型物流发展新格局、建设现代化物流基础网络、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业竞争力”四大任务。到2015年,力争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占服务业比重达到20%以上;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降低到16%左右。物流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现代物流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现代物流服务方式普遍应用,现代物流业成为我省主导产业之一,形成以港口为依托,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的我省现代物流业“大网络、大服务、大产业”发展新局面。
专栏3:“十二五”期间我省物流业发展主要目标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2015年目标
|
港口货物吞吐量
| 亿吨
| 3.31
| 5
|
集装箱吞吐量
| 万标箱
| 867.23
| 1500
|
主要大宗散货进出省量
| 港口
| 煤炭
| 万吨
| 4924
| 9400
|
石油
| 1850
| 6000
|
铁矿石
| 1215
| 2600
|
钢铁
| 1111
| 2200
|
铁路
| 煤炭
| 万吨
| 708
| 1220
|
钢铁
| 375
| 550
|
水泥
| 163
| 250
|
公路
| 煤炭
| 万吨
| 1767
| 2000
|
钢铁
| 565
| 800
|
水泥
| 236
| 350
|
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1504.49
| 3700
|
社会物流总额
| 亿元
| 31153.31
| 70000
|
物流业增加值
| 亿元
| 1018.01
| 2100
|
物流业增加值占
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6.9
| 8
|
物流业增加值占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
| 17.4
| 20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
| %
| 17.3
| 16
|
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
以上的本省物流企业
| 家
| 10
| 35
|
第四章 主要任务
一、优化物流业发展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