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支持基础设施企业开展多样化融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基础设施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通过上市融资、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保险资金、项目融资、融资租赁、资产重组、股权置换、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基础设施金融产品,开展集合融资。建立长株潭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
构建灵活高效、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公共融资机制。完善财政投入保证机制,保证公益性基础设施投入增长与财政增长成正比上升。建立三市城市群基础设施统一的财政投融资平台,用于长株潭城市群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公共融资机制,争取政策开展长株潭市政债券融资。
5、价费机制改革。
以市场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公用事业价格形成机制,对自然垄断、技术垄断和行政性垄断公用事业业务,根据“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要求,建立有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加的价格协调机制,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并充分尊重市场调节的主导,发挥市场调节价格的基础性作用。
以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提高社会分配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和经营效率为目标,统筹兼顾,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资源成长、资源枯竭后退出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体系。对国家限制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依法实行约束型的价格政策。以推进城乡统筹、三市统筹为目标,建立价格统一、管理统一的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体系。
积极创新价格监管方式,加强对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及成本的有效监管,尤其是要加强对垄断行业的价格监管,强化成本约束,促进公平竞争。
(二)六大领域建设。
1、交通建设。
(1)以长株潭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发展目标,着力打造三市立体交通体系。区内交通网络,以高速环线、长株潭“3+5”城际铁路、湘江防洪景观道路、三市过江通道等为重点,按照城市道路标准修建长株潭城际间道路,实现与三市城市道路无缝连接,建设快速便捷,充分满足三市人员出行和物流需求的交通网络;对外交通网络,以武广客运专线、沪昆客运专线、京珠高速东线、潭衡西线、湘江干流航道、国省干线公路和铁路提级、长沙航电综合枢纽、长沙霞凝港区、黄花机场扩建等为重点,建设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中心,辐射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等周边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层,全面打通接受珠三角、长三角辐射,并辐射全省和国家中西部地区的通道;公共客运交通,加快构建由快速路网、主干路网、配套路网和公共枢纽站场等组成的城市交通基本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