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拓宽生态建设资金渠道。畅通的资金渠道是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千方百计筹资、融资,全力推进生态建设。
1.争取项目资金。建立项目库,做好生态项目论证,用好、用足国家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建设项目的扶持政策,围绕矿产资源开发、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争取更多国家生态建设资金。
2.吸纳社会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在保证标准、严格规范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态保护与开发项目建设。
3.备足自筹资金。国家和省市安排的项目,要按规定及时足额安排好匹配资金,保证项目按时开工建设;各乡镇要根据本地区生态建设任务的要求,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项目建设的需要。
4.建立专项资金。建立县、乡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制定专项资金使用办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示范项目的补贴、补偿、政策研究和技术咨询,重点支持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
(四)建立生态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完善的技术体系是提升生态建设效率和水平的有力保障,要建立好“三个体系”。
1.建立专家咨询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联系,聘请专业人士成立专家组,开展自然保护、退化耕地重建等专业技术研究,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为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2.建立科技能力保障体系。加大生态建设科技投入,培养生态建设专业人才,建立生态监测网络,应用遥感等先进技术,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
3.建立安全预警体系。制定和完善全县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对重点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建立生态预警机制,为全县的生态环境安全提供强有力保证。
(五)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全民参与是推进生态建设的重要保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广泛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社会氛围。
1.用新闻媒体营造氛围。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开辟专栏,设置专题,宣传生态建设的意义、进展和重大成果。
2.用环保活动营造氛围。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生态环保纪念日,结合生态建设阶段任务目标,采取主题征文、知识竞赛、演讲巡讲、文艺演出等形式,使生态建设深入人心。
3.用生态培训营造氛围。开展不同内容的生态保护知识培训、法律常识培训,增强各级领导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参与意识。
附件1: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林业生态建设五年重点实施项目表
项目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
及规模
| 采取措施
| 起止
年限
| 2011-2015年度任务分解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人工造林
| 人工造林25万亩
| 一是继续实施堵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