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节约能源“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一)抓好六大领域节能

  1.强化工业节能。大力发展低能耗的先进节约型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降低能耗强度;推广低碳技术,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鼓励高耗能企业向能源相对富集地区转移和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低效设备,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到2015年,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75%以上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55%以上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耗能设备(变压器、电动机、中央空调等)达到国家I级能效水平。

  (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优化新兴产业布局。根据我省“蓝黄”战略和“十二五”区域产业布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以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依托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节能电机等高端制造业;依托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太阳能、风电设备等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依托鲁南经济带精品钢、现代精细化工、煤化工、新型建材和先进机械制造业基地,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降低单位能耗;依托济南都市圈新能源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太阳能、坚强智能电网和风能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因地制宜,建设特色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加快形成产业集聚、配套协调、布局合理的先进制造业新格局。

  发展特色新兴产业。顺应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高效低耗产业。重点发展以高效能源转换、能源利用为主的节能装备制造业,以高效照明、节能家电、商用、办公为主的节能产品制造业,以光热利用、光伏利用为主的太阳能产业,以高端风电装备、风电场建设为主的风电产业,以生物质能装备制造、生物质能综合利用为主的生物质能产业,以核电装备制造、核电站建设为主的核电产业,以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施一批节能装备、节能产品、节能新材料等制造业技术研发专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提升工艺装备水平。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电力工业。鼓励“以大代小”、“上大压小”,关停淘汰30万千瓦以下的小火电机组300万千瓦。采用节油点火、燃烧精确控制、烟气深度余热利用等锅炉节能技术,改造在运火电机组,提高机组发电效率。鼓励热电联产。支持钢铁、水泥等行业利用余热余压并网发电。鼓励实施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实施“外电入鲁”工程,接纳省外来电1600万千瓦以上。积极发展智能电网,优化电网结构,加快超高压、特高压电网建设,采用先进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淘汰能耗高的老旧设备,降低输、变、配电损耗。采取综合性、系统性节能措施,建设“能效电厂”,形成规模化节电能力。到2015年,电力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9%左右。

  钢铁工业。控制钢铁总量,打造精品钢生产基地,提高附加值,优质钢材比重达到60%以上。加快技术改造,推广应用干熄焦、炼焦煤调湿风选一体化、大富氧高喷煤高效燃烧、高炉煤气压差发电、转炉干法除尘和负能炼钢等节能技术。推进综合利用,鼓励对富余煤气、余热余压、固体废弃物、废水回收及综合利用,融合建材、石化、电力等产业,延伸钢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推进能源控制中心建设,提高能源管控水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到2015年,全省钢产量控制在5000万吨左右,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0%左右,焦炉、高炉煤气回收利用率95%以上,转炉煤气回收率达到100立方米/吨钢,大型高炉全部配备高炉煤气压差发电装置,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7%以上,主要生产企业实现负能炼钢和工业废水零排放。

  有色金属工业。严格控制氧化铝、电解铝、电解铜等行业新增产能。鼓励实施高精铝板带箔、铝合金压铸件以及管、棒、型、线等六大系列深加工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单位增加值能耗。研发推广铜冶炼及加工短流程工艺、氧化铝生产赤泥综合利用、高档中厚铝板加工等关键技术;鼓励利用拜耳法短流程工艺、闪速熔炼和闪速吹炼、富氧底吹熔炼等技术改造现有工艺。加快关停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规模小的铜、铝冶炼产能。到2015年,有色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7%左右,氧化铝、电解铝、电解铜等主要产品单耗降低15%左右。

  石油石化工业。采用系统优化配置技术、稠油热采配套节能技术、注水系统优化运行技术、油气密闭集输综合节能技术等,提高采油节能水平,淘汰高耗能电机和老化抽油机,减少石油开采能耗。发展石油深加工产品,培育壮大石化产业集群;采用清洁燃料生产技术及装备、重油深度加工技术及装备改造现有炼油装置;采用装置优化联合、能量梯级利用、余能利用等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乙烯生产系统。到2015年,石化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0%左右,炼油单耗降低12%左右。

  化学工业。以大型化工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及精细化工产品,培育产业集群。化肥,着力实施装备提升改造,提高化肥复合率和利用率,发展缓控释肥;采用先进气化技术、新型催化剂和高效节能设备,提高转化效率,加强余能回收利用;逐步淘汰高耗低效的小型合成氨装置。氯碱,采用系统能量优化、节电、余热余压利用等技术改造现有生产系统;淘汰石墨阳极隔膜法烧碱,提高离子膜法烧碱比重。轮胎,提高子午线轮胎比重,推广应用低温一步法炼胶工艺技术、氮气硫化技术,研发推广高压蒸汽硫化、微波硫化等技术。到2015年,化工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6%左右,合成氨、烧碱、纯碱、轮胎等主要产品单耗降低12%左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