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 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当使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容器区分和标示。
6.4.5 煎药的药液应有服用方法标签。
6.4.6 完成一位病人的煎药工作后,应对煎药容器进行清洗,才能进行下一位病人的煎药工作,以防止交叉感染。煎药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场,重复使用的装药容器应及时清洗并高温消毒,严防污染。清场、消毒情况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包装药液的材料应当符合药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
6.4.7 使用煎药机煎煮中药,煎药机的煎药功能应当符合本规范的相关要求。应在常压状态煎煮药物,煎药温度一般不超过100℃。煎出的药液量应与方剂的剂量相符,分装剂量应当均匀。
6.4.8 药渣应保存24小时备查。
6.4.9 煎药过程应记录于《代煎中药取药、煎药、送药记录表》中,格式参考附录C。
7 各类方剂中中药饮片煎煮方法
7.1 各类特殊方中中药饮片煎煮方法
7.1.1 解表方
7.1.1.1 煎法
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7.1.1.2 服法
宜温服,服后饮适量热开水,覆衣被取微微汗出以解散表邪,治愈表证。解表方发汗,以周身微汗为度,汗后应脉静身凉,不可过汗造成伤阴或亡阳。
7.1.2 泻下方
煎法:大黄为泻下方中主药,宜后下。
7.1.3 补益方
7.1.3.1 煎法
一般宜适当慢火久煎,务使药力尽出。
7.1.3.2 服法
服药时间以空腹或饭前为佳,若急症则不受此限制。
7.1.4 开窍方
7.1.4.1 煎法
开窍剂大多为芳香药物,不宜加热煎煮,以免药性挥发,影响疗效。
7.1.4.2 服法
本类方剂多制成丸散剂或注射剂,丸散剂在使用时宜温开水化服或鼻饲。
7.1.5 理气方
煎法:由于理气药多属芳香辛燥之品,不宜久煎。
7.1.6 祛湿方
7.1.6.1 煎法
水煎煮,祛湿剂中的芳香温燥之品不宜久煎。
7.1.6.2 服法
多宜温服;湿邪在外在上者,可热服从表微汗以解。
7.2 各类中药饮片代表方煎煮方法
各类中药饮片代表方煎煮方法参见附录D。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包装机、煎药机操作规程和保养
A.1 包装机操作规程和保养
A.1.1 预热
接通电源,确认设备不漏电,按电源开关加热压膜铁块,待有音乐声且恒温指示灯已亮,表示达到工作温度。
A.1.2 清洗
用热开水冲洗贮液桶及进出药液管道后,将抽出机药液输入贮液桶,通过刻度计算包装数,若药量不符应重新调节重煎(药液卡随药液转挂往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