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二十五)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实施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再制造产业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推进新余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建设6个以上矿产、废旧金属、工业固废等类型的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3个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国家示范城市和30个省级示范城镇,实施好新余钢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国家示范建设,同时推进鹰潭(贵溪)铜产业循环基地、丰城工业园、赣州稀有金属和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等“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建设好南昌市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逐步在其他设区市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培育一批可再生资源专业回收、处理、利用企业,促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依托现有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若干国家和省级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汽车零部件、电机、照明产品等再制造示范企业。在重点园区或产业集聚区进行循环化、生态化改造,完善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各级各类园区均建成省级生态园区,创建10个以上国家级生态园,建成200个以上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二十六)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 建立健全城乡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合理设计和配置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鼓励开展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工业过程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到2015年,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1.2万吨,“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及鄱阳湖周边乡镇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二十七)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定区域、行业和产品用水效率指标体系。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加强城乡生活节水,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大力推进再生水、矿井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到2015年,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

  七、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

  (二十八)加快节能减排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 在各级、各部门相关科技计划和专项中,加大对节能减排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组织高效节能、废物资源化以及小型分散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攻关。组建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节能减排工程实验室。推动组建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产业联盟,通过国家及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节能减排科技研发力度。加强资源环境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

  (二十九)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 实施节能减排重大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重点支持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半导体照明、低品位余热利用、地热和浅层地温能应用、生物脱氮除磷、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污泥和垃圾渗滤液处理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重金属无害化处理等关键技术与设备产业化,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省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三十)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 配合国家做好节能减排技术政策大纲、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和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力争我省更多的先进适用技术列入国家推广应用范围。建立全省技术推广工作机制,重点推广螺杆膨胀机、能量梯级利用、低温余热发电、先进煤气化、高压变频调速、干熄焦、蓄热式加热炉、高效换热器,以及干法和半干法烟气脱硫、膜生物反应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控制等技术。加强与国际国内有关组织、政府在节能环保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加大推广力度。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