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以绍兴滨海新城为核心,以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为骨干,加快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建设若干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市直各开发区〈新区、新城〉负责)
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市金融办、市经信委负责)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创意等三大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会展业、中介信息、服务外包等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市发改委、市文广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金融办、市科技局负责)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社区服务、房地产业,鼓励发展其他生活性服务业。(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旅委、市建管局负责)
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市发改委牵头)
(3)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提升发展纺织、机械、化工、食品饮料、珠宝(珍珠)首饰以及建筑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市经信委、市建管局负责)
以纺织、袜业、伞件、领带、轴承等块状经济为重点,完善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机制,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市经信委牵头)
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和质量强市战略。(市工商局、市质监局负责)
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品牌、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发改委负责)
(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升壮大七大特色主导产业。(市农业局牵头)
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主题农庄、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市农业局、市农办、市旅委负责)
3.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1)构建综合交通网
统筹公、铁、水、航、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构建以高等级公路为核心的网络化、高效率交通运输体系。(市发改委牵头)
续建嘉绍跨江通道、绍诸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新建杭绍台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公路、杭州湾钱江通道南延段等工程;规划建设甬金铁路,续建并完成杭甬铁路客运专线、杭长铁路客运专线。推进杭甬运河、曹娥江、浦阳江三大水系航运内河港开发,建设“一港七区”港口网和“一河、两江、七连、三线”航道网。(市交通运输局牵头)
改造提升二环线,全面建成三环线。(市建设局牵头)
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市规划局、市建设局负责)
(2)完善水利设施网
继续实施浙东引水工程,建设钦寸水库、永宁水库、夏泽水库、隐潭水库等工程。加快推进滩涂围垦和杭州湾标准海塘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完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市水利局牵头)
加快城镇截污治污工程、城市农村水环境整治工程,确保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率达到100%。(市环保局牵头)
(3)构筑能源保障网
推进电网建设,新建诸暨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和上虞500千伏江滨变电站,建成东浦等220千伏变电站14座和高教等110千伏变电站62座,完成28个省市级中心镇电网升级改造。(绍兴电力局、市经信委、市发改委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