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力评价:银西防护林工程构筑起银川西部的生态屏障,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走出了一条大规模治理生态的路子。
代表人物:康满堂 时任银川西部防护林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
十二、银川市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事迹事实: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建北典农城,开始了2000多年的银川建城史。1038年,西夏在此建都,名为兴庆府(中兴府),历189年。银川平原自古引黄灌溉,沟渠纵横,湖泊众多,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回族自元明以来聚居生活于此,形成了浓郁的回乡风情。1986年,银川市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推动力评价:银川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立了在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城市内涵得到不断挖掘和发展,增强了银川的文化自信,提升了银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十三、灵武白芨滩防沙治沙和生态治理
事迹事实:白芨滩防沙林场地处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自1953年建场以来,历经几代治沙人艰苦创业,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林场广大干部职工在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的带领下,创造了科学的治沙模式,累计治沙造林48万亩,控制流沙面积近百万亩,建设沙地果园4000多亩,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推动力评价:白芨滩防沙治沙和生态治理,使局部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其成功的治沙模式在全国推广,所展现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治沙精神丰富了银川精神。
代表人物:王有德 灵武市白芨滩林场场长
十四、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
事迹事实:1992年,自治区批准成立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10月,国家级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004年10月,自治区决定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并,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集了宁夏众多的科技资源、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和主要的创业孵化机构,已成为宁夏开放条件优、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的重要产业基地。
推动力评价: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成立,是宁夏首次通过设立开发区的形式推动经济发展,在营造创新环境、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