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石漠化治理、珠防林建设、退蔗(粮)还林(果)、竹子产业初见成效,全市整体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城镇绿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乡村实现全部绿化美化;公路、铁路两侧及主要河流两岸基本建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绿化带;农村绿化面貌大有改善,单位庭院、住宅小区和工业园区绿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建设任务。
2011年到2015年,累计人工造林175万亩,累计义务植树4000万株。
一是以项目造林为重点,继续抓好山上造林绿化。采取退蔗(粮)还林(果)、人工造林、低产林改造、封山育林等措施,加快荒山荒地造林、石漠化治理、竹子产业基地建设和受灾森林恢复,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质量。到2011年底,全市累计新造林35万亩,义务植树800万株。到2013年底,全市累计新造林105万亩,义务植树2400万株。到2015年底,全市累计新造林175万亩,义务植树4000万株,林分质量逐步提高,基本实现有山皆绿。
二是以推进通道绿化为重点,继续抓好绿色工程。结合创建右江森林河谷、退蔗(粮)还林(果)、竹子产业基地等造林绿化重点工作,突出抓好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两侧和主要河流两侧造林绿化,提升绿化质量,形成优美的通道森林景观。到2011年底,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百色段)、百色至隆林高速公路基干林带宜林地基本绿化,绿化率达75%以上;百色至各县二级公路宜林地绿化率达70%以上,重点抓好百色经田阳、田东至平果,田阳至巴马,百色经德保、靖西至那坡,百色经凌云至乐业,百色经田林至隆林、西林等5条主干道的造林绿化工作;主要河流两岸护堤宜林地绿化率达75%以上。到2013年底,通道绿化明显改善,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百色段)、百色至隆林高速公路基干林带宜林地绿化率达90%以上,百色至各县二级公路宜林地绿化率达85%以上;主要河流两岸护堤宜林地绿化率达90%以上。到2015年,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百色段)、百色至隆林高速公路基干林带宜林地全面实现绿化,绿化率达95%,百色至各县二级公路宜林地绿化率达90%以上;主要河流两岸绿化率达95%以上,初步实现一条通道一条绿色走廊。
三是以建绿护绿为重点,扎实推进城镇绿化。坚持“绿满百色”的建设原则,在城市、项目建设中尽量做到不砍树、不推山、不填水,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和森林生态景观。同时坚持新造与改造并举,增量与提质并重,全面推进百色市区、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绿化。到2011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5%、30%和7平方米以上;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20%、15%和2平方米以上;到2013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33%和8平方米以上;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23%、18%和3平方米以上;到2015年底,全市城市绿化覆盖和绿化质量稳步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40%、35%和9平方米以上;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25%、20%和4平方米以上,初步实现一座城市一片森林。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