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开展重金属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建立重金属防治和事故应急体系。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完善管理体系。支持开展生态建设示范区和生态文明试点工作。 (农牧业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环境保护厅、水利厅等)
(五) 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13.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支持高载能行业节能改造和重大节水技术改造工程建设。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 (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等)
14.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实施森林草原固碳增汇技术示范工程。 (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农牧业厅、林业厅等)
二、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六) 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15.推进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至河北、辽宁沿海港口煤运通道建设,规划建设内蒙古西部煤炭产地至中部省份的北煤南运新通道,提升大秦、朔黄等既有煤运铁路集运能力;建设呼和浩特至张家口客运专线和赤峰、通辽至京沈客运专线联络线等铁路,规划建设连接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铁路;继续实施铁路电气化改造。 (呼和浩特铁路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
16.推进呼和浩特-集宁-张家口、呼和浩特-包头-东胜等高速公路扩能,建设通辽-沈阳、临河-哈密、赤峰-承德和锡林浩特-张家口等连接周边省区的高速公路;加大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国边防公路建设投入,加强国边防公路养护、界河航道维护,推进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 (交通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等)
17.建设霍林郭勒等支线机场,研究论证扎兰屯、乌兰察布等支线机场建设问题,积极推进阿拉善通勤航空试点和呼伦贝尔拓展通用航空服务领域试点工作;加快呼和浩特国际机场建设,增加呼和浩特--北京航班密度;按照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研究购置应急救援直升机、建设应急救援基地和部分航空起降点。 (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
18.建设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通辽等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厅、呼和浩特铁路局、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等)
19.有序建设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和煤基燃料输送管道。 (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等)
(七)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20.加快黄河内蒙古段防洪工程、海勃湾水利枢纽、三座店水库等项目建设,推进文得根、扎敦河等水库和“引绰济辽”调水工程等工程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和黄河防凌防洪工程,加强黄河、辽河、嫩江等重要江河及中小河流治理。完善防洪工程设施,切实提高城市防洪能力。积极推进河套、察尔森等大型灌区、中型灌区和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建设。严格执行黄河、松花江等重要河流水资源用水指标,落实黑河流域水资源分水指标。 (水利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
21.开展农牧业高效节水示范,加大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支持力度。 (水利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牧业厅等)
(八) 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建设
22.国家将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纳入国家电网建设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建设。加快蒙西、呼伦贝尔等煤电基地至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输电通道前期工作,研究论证锡林郭勒至南京等长距离大容量高电压等级输电通道建设。完善区内500千伏骨干网架,积极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工程。鼓励利用火电输出通道外送部分风电,扩大电网接纳风电规模,配套建设调峰电源,统筹制定风电消纳方案。 (发展改革委、电力监管业务办公室、能源局等)
(九) 推进信息网络建设
23.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城市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覆盖农村牧区乡镇的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加快电子政务网和重点政务信息系统建设。 (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民政厅、测绘局、通信管理局、邮政局等)
24.推进宽带、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光纤到户,行政村(嘎查)通宽带,实现通信信号基本覆盖自然村、居民点、旅游景点和主要交通沿线等地区。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三网融合试点。 (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广电局、通信管理局等)
25.建设呼包鄂乌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创新试验区,推进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 (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通信管理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