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汕尾的重点战略合作项目,将跨越式促进汕尾经济的转型,工作办将计划实施“智慧园区”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硬件:未来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实现光纤、WLAN、3G立体化的有线无线宽带网络在工业园所有区域的全覆盖(包括科技园、创新园、园区企业、商务区、会展区、公路道路),为政府机构、园区企业、商旅人士和居民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畅通无缝、无线有线高速宽带一体化网络服务,通过物联网构建智能商业楼宇。
软件:构建政府平台、园区管理平台、创新支持平台、商务发布平台等平台对企业提供支撑,构建工商、税务、专利、报批、统计等与企业的信息化门户,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内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区内企业享有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和高新技术应用基础环境。
服务:通过通信服务整合,打造畅通粤港澳、通达全球的通信一体化服务;通过商务领航,可实现企业的一站式全面服务。
蓝色智慧工程:
“蓝色经济”是汕尾的重要特色,信息化带动“蓝色经济”的发展对促进汕尾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蓝色智慧工程主要思路和计划:
智慧汕尾的地理信息系统向汕尾海洋扩展,打造“海洋地理信息”服务;
打造基于天翼189的双模智能手机(卫星 + C网双模手机),汕尾地区可面向渔业、海洋航运产业大力推广,实现陆地、海洋、深海的全畅通通讯保障;
平安汕尾应急中心的服务,向海洋应急服务扩展,可依托双模手机,实现实时通讯应急保障服务。
智慧农业园区工程:
重点扶持一批国家、省、市一级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巩固壮大汕尾市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智慧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工程。
通过在农业园区安装生态信息无线传感器和其他智能控制系统,可对整个园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检测,从而及时掌握影响园区环境的一些参数,并根据参数变化适时调控诸如灌溉系统、保温系统等基础设施,确保农作物有最好的生长环境,以提高产量保证质量。
加大对农副产品从生产到流通整个流程的监管,则可以将食品安全隐患降至最低,而物联网则可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温室环境信息采集和控制。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节水灌溉。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环境信息和动植物信息监测。
智慧海洋园区物联网工程:
响应政府发展蓝色产业经济带的要求,在汕尾政府扶持发展的一批省、市级渔业龙头企业和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养殖基地,建设智能化海洋产业园区示范工程。
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应用,主要是综合利用了物联网传感技术、智能处理技术及智能控制技术,集数据、图像实时采集、无线传输、智能处理和预测预警信息发布、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实现现场及远程系统数据获取、报警控制和设备控制。
建立全市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中心,通过信息平台为全市水产养殖户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
四、“智慧汕尾”2011年建设思路及实施计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实施“智慧汕尾”至为关键的一年,“智慧汕尾”工作办公室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总体实施方案的有关部署,结合目前已实施的具体项目,大力推进“慧汕尾”项目建设工作。2011年重点建设思路及实施计划如下:
(一)明确“智慧汕尾”工作小组运作机制
为加快“智慧汕尾”项目推进步伐,加强政府对“智慧汕尾”工作办的指导与监督,工作办拟定以下工作职责与有关制度:
1. “智慧汕尾”工作办公室职责
工作办公室全面接受领导小组领导,按领导小组决策做好具体落实工作,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负责“智慧汕尾”发展规划、计划的编制及实施的具体组织、牵头、协调工作;负责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和应用项目的牵头会审工作;
(2)负责“智慧汕尾”应用推广项目的试点示范、示范工程建设;
(3)负责“智慧汕尾”网络基础设施、门户网站和有关专业网、智慧应用项目的建设以及用户接入网建设,保障网络安全高质运行;
(4)负责“智慧汕尾”信息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和管理;
(5)负责“智慧汕尾”定期沟通会议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6)负责定期向“智慧汕尾”领导小组提交工作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