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大科研力度,推动节约型园林建设。要大力实施科技兴绿,加强园林绿化科研机构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建立人才梯队。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申请、立项、实施一批科研项目,并做好成果推广应用。加强节约型园林科研力度,着重在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天敌昆虫和微生物农药应用、废旧材料循环利用等方面做好研发和推广。加强能源节约,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自然能源,保证园林绿化日常管理的安全清洁,实现园林绿地的节水、节能、节材。
5.加强行业管理和社会绿化工作,完善绿化监管。一是完善绿色图章和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保证城市绿量;二是实施闲置地临时绿化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已实施拆迁但未建设的地块、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后两年不能动工的地块、机关企事业单位自行拆迁房屋后闲置3个月以上的地块,大力实施以植树为主的绿化建设,到2015年,全市闲置地绿化率要达到100%。对于具备绿化条件但拒不绿化以及绿化不达标的单位庭院,取消单位相关荣誉,并依法处罚,城建部门做好监督;三是进一步加强省、市级花园式单位(小区)、优秀绿地的创建、评审及复查工作。对绿化率高、绿化质量好的单位、小区及优秀绿地要大力宣传,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对已命名但复查不达标的单位、小区,取消荣誉称号。对绿化率不达标的新建或改造项目,要严格按照《城市绿化补偿费收费标准》收缴异地绿化补偿费;四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对全市古树名木全面普查、编号建档、立标保护,对濒危古树制定、实施抢救方案,确保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
6.开展城市绿荫行动。针对我市硬质铺装多、部分公用和商用建筑遮荫效果差、城市缝隙地、边角地缺树等问题,在全市开展城市绿荫行动,增加绿荫覆盖率。一是城市主干道实现行道树全覆盖,道路隔离带和分车带在满足交通的前提下补植行道树,通过集中、连线的道路绿化建设,形成城市林荫路系统;二是实施破硬造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工程。着重在停车场、活动广场中种植冠大荫浓的乔木,地面要采用嵌草砖等透气、透水性好的铺装材料。充分利用城市的缝隙地、边角地,实现城市无缝隙绿化。打破围墙,实现单位庭院、小区绿地与城市公共绿地、道路绿地的有机融合。
(二)生态修复工程
启动中心城区南部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和园林绿化工作。淘汰转移能耗高、污染重的低层次产业,从源头上彻底清理粉尘、废气、污水等污染源,按照“绿化先行、以绿治污”的原则,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工业物流、生态旅游、都市农业等新型产业和绿色产业;加快中心城区东部化工区产业布局调整,搬迁改造区域内污染企业,全力实施四宝山地区生态恢复绿化工程,注重结合地形地貌,以恢复自然生态为目的,科学规划,稳步推进。要有机融入运动、休闲、文化等新元素,将四宝山地区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体育运动、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生态园区,使之成为中心城区东部的绿色屏障。要在城市近郊大力发展风景林地建设,结合风景名胜区规划,重点推动玉皇山、般阳山、凤凰山、五阳山、蟠龙山等地区的生态恢复,使城郊风景林地成为城乡绿地连接的重要纽带,物种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环节,城市防尘、降噪的重要屏障。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