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研究实施信用征信制度,将交通违法与保险、金融、工商等信征系统挂钩。完善机动车保险费率与出险次数、交通事故赔款和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记录挂钩的制度,加强“快撤”与“快处快赔”的衔接,实行机动车商业保险费率浮动制度。
(六)加强对新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第一百一十一条 提高公共交通安全水平。
(一)建立完善轨道交通安全监测和施救保障系统。
(二)完善公交枢纽、停靠站以及公交车内的安全监控系统。
第一百一十二条 加强在学校、社区、单位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交通安全意识。
注1 珠江东岸都市圈包括香港、深圳、东莞和惠州四市。
注2 中心城区现指福田区、罗湖区和南山区范围,未来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注3 居民出行采用步行、骑车、乘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交通方式,不同方式在出行总量中所承担的交通量的比例关系称为城市客运交通出行方式结构。
注4 深港跨界交通是指人员和车辆通过口岸来往深港两地。
注5 交通影响评价是指评价建设项目新产生的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消减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
注6 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
注7 多式联运是指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也称为复合运输。
注8 国家级公路主枢纽系统是设在公路主骨架与水运主通道、铁路和航空干线交汇处,公路运输方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交通枢纽。
注9 三轴两带多中心:以广深港客运专线、珠三角城际轨道和其他区域交通设施为依托,构建三条南北向城市发展轴;通过厦深铁路和跨珠江通道的建设,构建两条东西向的城市发展带;建立三级城市中心体系,包括福田-罗湖、前海2个城市主中心,龙岗中心等5个城市副中心及航空城等8个城市组团中心。
注10 公交社区:在公交引导发展模式下所形成的,位于大型公交站点周边步行可达(5-10分钟,约400-800米半径)区域内,可提供混合功能服务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注11 路权即交通参与者的权利,是交通参与者根据交通法规的规定,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在道路上进行道路交通活动的权利。路权可分为上路行驶权、通行权、先行权、占用权。
注12 交通拥挤收费是一种调控车辆使用的经济类型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是指在一定时段内,对进入特定的交通拥挤区域或路段的机动车征收一定的费用,以期利用价格机制提高道路使用者的出行成本,促使其对出行时间、目的地、路径、交通方式或者是否出行等进行重新选择,以调节车流的时空分布,减少拥挤区域道路上的车流量,缓解交通拥堵。
注13 高载客率车辆专用车道只允许载客率较高的车辆行驶,给予优先路权。
注14 即“一个平台,六大系统”,包括交通信息交换平台、综合交通监测系统、交通整体调控系统、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交通运行指挥系统、交通管理与应急仿真决策支持系统、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注15 黄标车是指达不到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达不到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
附表
近期措施汇总表
一、强化枢纽地位
分类
| 具体措施
|
港口
| 1.加快建设盐田西作业区等装箱码头、东部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码头建设
|
2.加快蛇口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建设,推动大小梅沙、南澳、西涌等旅游客运码头的规划建设
|
3.加强深港港口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等高端服务业合作
|
4.推动前海合作区内港口相关产业的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
|
5.拓展澳洲、南美、非洲、中东、东盟等新兴市场班轮航线
|
6.推进西部港区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疏港通道规划建设,完善港口多模式集疏运体系
|
7.促进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
|
8.控制和减少港口装卸运输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
机场
| 9.加快推进港深西部快速轨道前期工作
|
10.加快T3航站楼建设,完善深圳机场集疏运体系
|
11.推动临空经济、区港联动发展,发挥机场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
|
12.推进机场用地、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改革
|
铁路
| 13.加快深茂铁路深圳段、广深港客运专线深港段、厦深铁路深圳段建设
|
14.加快福田站、布吉站和深圳东站建设
|
15.加快平湖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及东西港区办理站建设
|
16.推进赣深客运专线前期工作
|
17.加快以铁路车站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
18.促进公铁、海铁、空铁多式联运发展
|
公路
| 19.着力推进深中通道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沿江、博深、东部过境、外环、清平二期等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梅观、惠盐等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
|
20.建设平湖、葵涌客运站,扩建沙井、公明客运站
|
21.建设南山、盐田客运站
|
22.建设完善龙华客运站、机场客运站、预留深圳湾客运站
|
23.加快推进平湖、新安、龙华、丹竹头、松岗、龙岗等货运站
|
二、推进区域一体
分类
| 具体措施
|
建立更紧密的深港交通联系
| 24.加快港深西部快速轨道及机场、前海铁路口岸规划建设
|
25.加快广深港客运专线深港段及沿线铁路口岸规划建设
|
26.加快深港跨界轨道和道路系统的规划建设
|
27.加快莲塘/香园围口岸规划建设
|
28.完善蛇口码头客运口岸设施,加快南澳、西涌水运口岸规划和建设
|
29.简化通关查验程序,推广自助式通关,逐步实施货物“单一窗口”通关和车辆“一站式”电子验放
|
30.推动深港两地开展跨界交通联合调查
|
31.建立跨界客货运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和跨界旅运交通信息公用平台
|
32.推动实施深港两地电子车资付费卡的互通互用
|
33.推动开通跨界直升机服务,完善跨界学童通关服务
|
推动深莞惠交通一体化
| 34.开展深莞惠都市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
35.与周边城市协同推进穗莞深城际线、深惠城际线、虎龙城际线等城际轨道规划建设
|
36.推动深圳与莞惠临近城镇的都市圈轨道快线体系规划
|
37.加强深圳与东莞、惠州的各等级道路对接
|
38.加强三地公交规划、运营、监管工作机制的协调
|
39.增加深圳与东莞、惠州临近地区的公交线路和班次
|
40.协调三地出租车运营服务
|
41.完善深莞惠三地交通规划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