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确工作职责
(一)省级质量监控工作组职责。在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负责研究制定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监控工作方案;负责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中出现的质量偏差等问题;负责组织与指导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监控的培训与督查工作;负责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复核、统计分析和监测质量工作总结等。
(二)市级质量监控工作组职责。在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领导机构和省级质量监控工作组的指导下,研究、落实本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监控工作方案;负责研究解决本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中出现的质量偏差等问题;负责组织本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监控的培训与督查工作;负责组织与遴选本市素质测试与健康体检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负责指导本市监测点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的监测、抽测、审核与上报工作。
(三)学校质量监控工作组职责。根据省、市两级质量监控工作要求,负责制定、落实本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监控工作细则;负责安排本校质量监控专职人员并落实相关措施;负责做好测试现场组织以及场地、器材、监测对象的配置工作;负责本校数据采集和抽测等具体工作;负责做好被测学生的思想动员与相关激励工作。
四、明确工作程序
根据监测质量重在监测点校的工作原则,各高校和中小学省级监测点校要按照以下工作程序做好相关工作。
(一)周密制定监测方案
按照省、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监测点校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本校监测工作细则,结合工作计划和任务,加大宣传动员力度,进一步明确监测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和保密性。
(二)充分做好各项准备
1.监测队伍。按照监测项目、监测标准和监测样本大小,在各市监测站的指导下,选调具有专业资质的体育、卫生专业监测队伍。按照监测手册的要求,组织全体监测队伍进行监测方法、监测数据采集、监测要求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专门培训。
2.硬件条件。按照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方案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结合点校的实际,配合做好检测场所、检测器材、标本采集、标本检测、检测表格等相应安排。
3.思想动员。班主任或辅导员负责筛选不能参加检测的学生,检测前要向学生做好思想动员,介绍测试项目、方法和流程,指导学生熟悉掌握测试方法要领,并做好学生着装安排。
4.监测对象。按照整群抽样、样本大小和年龄组别等要求,将被监测样本落实到年级、班级。按照检测的要求,患有严重脏器疾病、身体发育异常、身体畸形残缺、急性病、近一个月高烧腹泻、女生月经期的学生不得参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