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全生产十二五指标规划体系
1.相对指标
(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40%以上;
(2)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以上;
(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2%以上;
(4)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下降35%以上;
(5)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控制在0.08以内;
(6)职业危害申报率80%以上;
2.绝对指标
(1)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下降8.1%以上;
(2)工矿商贸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3)较大事故起数下降15%以上;
(4)重特大事故为0;
(5)非煤矿山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6)化工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7)危险化学品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8)烟花爆竹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9)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10)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11)冶金机械等8个工贸行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12)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8.1%以上;
(13)其他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控制在2010年水平;
(14)火灾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2010年水平;
(15)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死亡人数下降8.1%以上;
(16)路外事故死亡人数下降8.1%以上;
(17)水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8.1%以上;
(18)农业机械死亡人数下降8.1%以上;
三、《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建设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认真查处安全生产失职渎职行为,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述职、诫勉谈话等制度,加大干部任免、评先评优中安全业绩考核力度,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向社区、村镇延伸。进一步完善安委会全体会议、专题会议,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完善联合督查工作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全面落实公安、交通、国土资源、建设、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工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指导职责,完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