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提升安全生产技术支撑能力,强化科技进步对安全生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安全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我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安全生产监管领域的应用,实现安全生产过程监管。加大市、区(县)、乡(镇)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和中介服务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健全技术研发、检测检验、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科技支撑平台。注重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的装备水平,为安全生产执法提供可靠依据。
(六)加强安全生产执法能力建设
加强市、区(县)两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着力推动乡镇、街道机构健全完善,进一步理顺基层安全执法职责。积极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河东新区设立安全监管执法机构,纳入政府监管体系;建立完善执法案例、执法档案等各类数据库,推进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加大对市、区(县)、乡(镇)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应急指挥通讯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和专用执法技术装备、现场检测设备、交通工具的配备力度,并根据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需求,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到2015年,市、县两级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达到80%和70%,装备到位率要达100%;逐步提高安监执法人员的政治、经济待遇,给予适当的工作经费补贴,充分调动基层安监执法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七)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服务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服务、安全评价、信息技术、宣传教育、技能培训、应急救援和安全咨询等方面的作用,为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制定完善专家参与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机制,积极发挥专家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决策辅助作用,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科学水平;加强对注册安全工程师和驻企安监员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积极推行重点企业注册安全工程师聘用制度。组建专兼职的安全生产义务咨询队。
(八)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
强化对政府监管人员、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含特种作业人员)以及村、社(区)基层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对企业安全培训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坚持安全生产全民教育,把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纳入全民普法教育和中、小学教学内容,实现长期化、专业化、制度化。全方位进行社会安全、公共安全、信息安全、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以提高全民安全意识;认真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五进》(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在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定期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地安全生产的经验做法,鞭挞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形成事事讲安全、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